陶釉制品清洗剂需兼顾清洁力与安全性,核心是避免损伤釉面光泽或造成腐蚀,以下是具体选择与使用指南:
清洗剂类型及适用场景
中性清洗剂:pH 值 6-8,温和无腐蚀,适用于日常污渍(如灰尘、油污、食物残留)。常见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、酶制剂,比如中性洗洁精、专用陶瓷清洁剂,适合大多数完好釉面。
弱酸性清洗剂:pH 值 3-5,针对顽固污渍(如水垢、尿碱、锈迹)。成分多为柠檬酸、草酸(低浓度),需注意仅用于釉面完好的制品,避免长时间接触。
碱性清洗剂:pH 值 9-11,适合重油污(如灶台、餐具油污)。成分多为碱性表面活性剂,避免用于彩色釉面或有描金、贴花的制品,防止褪色。
天然清洁剂:如小苏打、白醋、柠檬汁,适合轻度污渍和对化学剂敏感的场景,安全无残留,但清洁力较弱。
使用注意事项
先测试兼容性:首次使用前,在制品不显眼处涂抹少量清洗剂,静置 5 分钟后擦拭,确认无釉面发暗、褪色再全面使用。
控制使用方式:避免用钢丝球、硬毛刷等粗糙工具,优先选择软布、海绵或软毛刷;清洗剂需稀释后使用(酸性剂建议 1:50 稀释),不直接原液涂抹。
及时冲洗干燥:清洁后用清水反复冲洗,擦干表面水分,避免清洗剂残留导致釉面失光或滋生水垢。
特殊情况处理:有裂纹、脱釉的陶釉制品,避免使用酸性或碱性清洗剂,仅用中性清洁剂轻轻擦拭;珍贵工艺品建议咨询专业养护机构。
禁忌与安全提示
禁止混合使用不同类型清洗剂(如酸性 + 碱性),避免产生有毒气体。
使用酸性、碱性清洗剂时,佩戴手套,保持通风,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。
不将强腐蚀性清洁剂(如盐酸、强碱)用于陶釉制品,会直接腐蚀釉面。



